
足協杯裁判引發爭議
足協杯決賽第二回合之前,當中國足協最終決定聘請新加坡裁判執法本場比賽之后,一些本土裁判憤怒了,有人就在微博上用隱晦的言語冷嘲熱諷,在他們看來,這是對中國裁判的侮辱和對原則的顛覆,因為在整個2016賽季,中國足協始終堅持的原則就是使用本土裁判。
就在中超頒獎典禮上,裁判辦主任劉虎還對這個原則引以為傲,并且表示,聯賽期間有俱樂部要求使用外籍裁判,但裁判辦拒絕了。然而,就在2016中國足壇最后一場重大賽事中,足協放棄了堅持一年的原則,選擇了這名新加坡裁判。
第一回合從周剛換成黃燁軍
先來說一下裁判的表現,客觀來講,黃燁軍在首回合比賽中的執法確實充滿爭議性,據悉,最初中國足協定下的兩回合裁判分別是2016銅哨獎得主周剛,和2015金哨獎得主譚海,結果周剛舊傷復發臨時換成了黃燁軍。
在首回合之后,恒大提出了更換外籍主裁判執法的申請,面對這個申請,中國足協裁判辦非常排斥,在最初的評議中,黃燁軍的判罰被認為無錯漏判,外籍裁判的申請也被駁回,然而,譚海執法第二回合比賽的原定方案卻遲遲沒有公布,最終譚海變成了第四官員,執法主裁判變成了新加坡裁判。
讓人失望的是,新加坡裁判完全缺乏控制比賽的能力,面對一些重大犯規,新加坡裁判連黃牌都不掏,這種判罰引發的爭議性,毫無疑問成為這場比賽的核心關注點,有人就表示,我不是來看比賽的,是來看裁判的。
消息顯示,劉虎此前已經和中國足協續約,他一直力主使用本土裁判,同時力主培養本土年輕裁判,這個新加坡裁判的惡劣表現,似乎也證明了劉虎原本的堅持是正確的。為此,有人也笑言:“這都是套路啊?!?/p>
第二回合調整出巨大爭議
接下來如何在外籍裁判和本土裁判中進行選擇,是未來需要考慮的事情,我們更想說的是,透過這次臨時更換新加坡裁判,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怎樣的教訓。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恒大成為了攻擊的對象,這體現在江蘇球迷身上,也體現在更多的非恒大球迷身上,在出資幫助中國足協聘請了里皮之后,恒大的外籍裁判申請便獲得了通過,顛覆了中國足協整整一年的裁判選派原則,這個事情,怎么說都說不清楚,所謂瓜田李下,怎么解釋?
從正常的角度講,此時的恒大或許更應該注意自身的形象,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但恒大偏偏在這樣的時刻提出更換外籍裁判。換一個角度,恒大的做法其實也非常正常,作為俱樂部,自然要利用一切方式維護俱樂部和球隊的利益,恒大認為首回合裁判執法對自身不利,提出更換外籍裁判也在情理之中,而維護自己的利益是資本的本質?!】霖煵槐赜珊愦蟪袚敲粗袊銋f就必須承擔此次更換新加坡裁判的一切后果,因為最終的決定權在中國足協那里,我們不必考慮中國足協究竟進行了怎樣的溝通和協調做出了這樣的決定,我們更關心的是:一個堅持了一年的原則,為什么會在關鍵的時刻放棄?在決定放棄這個原則的時候,中國足協有沒有考慮過自身的形象和權威?在未來,是否還會出現類似忽視原則、隨波逐流的事情?
在過去的很多年,中國足協的權威性缺失,根本原因就在于對于規則的堅持不能始終如一,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當然,更嚴重的是對于規則的漠視,比如對于青訓極為重要的聯合機制補償,自2010年至今,足協一直視而不見,任由俱樂部“貪”下這筆對青訓極為關鍵的補償款。
所以,此次聘請新加坡裁判,真正的核心點并非恒大,而是足協,韓喬生在微博上說,在賽場外,(恒大)手伸太長不好,這話沒毛病,但更應該補充的是:對于這些沒必要的伸手,中國足協必須從這次新加坡裁判身上吸取教訓,切記不要再去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