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博軒聲援火車頭
12月5日,最近幾天,火車頭俱樂部宣布退出來年中乙聯賽成為了中國足壇的一件大事,前天開始,球員們陸續接到了俱樂部發出的解約通知,盡快尋找下家,也成為了這些火車頭舊將的當務之急。而國安大將宋博軒也為老東家鳴不平,稱重視青訓的俱樂部得不到重視,同時認為外援來中國踢球就是為掙養老錢。
提起中國足球青訓,不得不提火車頭。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火車頭體協足球隊與天津火車頭足球隊相繼成立,作為火車頭俱樂部的前身,他們的年紀甚至比足球圈里的很多前輩還要大。先于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的步伐,讓這對新生命迅速成長。1957年,兩支球隊完成合并,并先后斬獲天津足球冠軍、全國足球冠軍以及全國大企業職工比賽冠軍三項桂冠,一時間名聲大震。
直到30多年后,火車頭俱樂部才再度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那時候的火車頭主打青訓這張王牌,為中國足球輸送了諸多人才。1991年,李瑋峰與李毅在火車頭舉辦的選拔活動中被球隊相中,經過“火車頭式”歷練,兩人在日后的足球生涯中,為深圳健力寶首奪中超冠軍立下汗馬功勞,也都成為了國足圈子里的風云人物。在二李之后,火車頭又相繼培養了曲波、楊君、張鷺、關震 、苑維瑋、宋博軒、馮仁亮等優秀球員,他們也在日后中超列強的陣中主力。
然而,盡管中超近年來日漸火爆,但中國足球青訓的生存現狀并不樂觀。本土球員頻頻刷新轉會紀錄,甚至逐步達到破億身家,看似喜人,但這也正是中國足壇人才匱乏的一種表現。從秦皇島足協的關門,到如今火車頭的退出,中國足壇的塔基已呈現日漸崩潰之狀,造血能力不足、后繼無人也成為各俱樂部最頭痛的問題,畢竟重金搶人不是長久之計。
面對著火車頭退出的新聞,國安邊鋒宋博軒在社交平臺上為火車頭隊鳴不平,“這些專注青訓的俱樂部何時才能真正的受到重視?”同時,宋博軒還無奈的表示,“中國就是外援來掙養老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