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配圖
中國足協(xié)副主席、創(chuàng)造了“志行精神”的容志行在全國教練員大會上說:“每個人都要珍惜這難得的機遇,在國際專家面前多聽、多問、多學、多看,要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學有所用,為中國足球的發(fā)展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力量。”
客觀地說,歐足聯(lián)技術總監(jiān)盧佩斯庫、FIFA專家約翰?皮考克、比利時足協(xié)技術總監(jiān)克瑞斯,都為我們帶來了顛覆性的先進足球理念和信仰,讓我們的教練員受益匪淺。
很多時候,即便是全世界最好的東西,如果不珍惜,轉(zhuǎn)瞬即成過眼煙云;如果不總結、不消化、不學習、不借鑒,再好的旋律也是曲高和寡,對牛彈琴。中國足球缺少的不是學習機會,缺少的是足球的圣經(jīng),以及足球的態(tài)度和信仰。
在昆明的幾天時間里,受到克瑞斯、約翰的感染,有不少年輕教練產(chǎn)生了一種使命感,自愿充當中國足球的良心,承擔中國足球的責任,敢于向亞洲強敵和世界強國發(fā)起挑戰(zhàn),不再讓中國足球的痛苦延續(xù)。
當下,學會并利用先進的足球理念,建立自己的足球哲學的確重要。同時,中國足球必須統(tǒng)一認識,達成共識,確立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這里,我總結出中國足協(xié)教練員大會的10個關鍵詞,供大家參考。
1、趨勢。
指的是世界足球的發(fā)展趨勢。一般情況下,是最近一屆世界杯或者歐洲杯詮釋的最新足球理念。這個詞語,首先由歐足聯(lián)技術總監(jiān)盧佩斯庫提出來,然后在約翰、斯蒂芬等人之間展開了討論。
趨勢,代表的就是世界足球發(fā)展的潮流,應該與時俱進。盧佩斯庫稱,歐洲共有20多萬名教練,歐足聯(lián)會定期發(fā)動“頭腦風暴”,由包括弗格森、溫格在內(nèi)的頂級技術團隊總結出最新的足球理念,然后供所有人學習和提高。
中國足協(xié)技術顧問斯蒂芬認為,無論是世界杯還是歐洲杯,只有當很多球隊都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才是趨勢。
仔細學習歐洲杯、世界杯、世青賽等頂級賽事的技術報告,就會準確把握趨勢,就會知道如何去做。
趨勢,其實也是共識。
2、足球哲學。
這個詞匯在歐洲已成習慣,在中國足壇卻是新詞。12月7日,F(xiàn)IFA專家、前英足總教練總監(jiān)約翰?皮考克在昆明教練員大會上明確提出來,并且建議中國足協(xié)要出臺屬于自己的“足球哲學”,然后在足球哲學的指引下,做好規(guī)劃,設計好愿景,全行業(yè)向著愿景努力。
約翰表示,足球哲學包括了比賽哲學、選聘哲學、訓練哲學等等。有什么樣的足球哲學,就有什么樣的足球愿景和規(guī)劃。正確的足球哲學,會讓足球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對于足球哲學的提法,中國的教練員以及整個中國足球界都顯得有些陌生,也沒有意識到足球哲學的重要性。所以,當斯蒂芬代表中國足協(xié)技術委員會正式推出屬于中國足球自己的哲學后,沒有引起任何反響,更沒有引起人們的討論。
其實,所謂的足球哲學,就是足球的圣經(jīng),是足球的方向。沒有足球哲學,就沒有真正的方向。
3、熱愛。
我們對于這個詞語聽得太久太多,早已麻木。克瑞斯口中的“熱愛”,讓我們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覺。因為,克瑞斯對參加教練員大會的所有足球人說,如果你不熱愛足球,不享受足球,就請到別的地方去吧,或者回家和自己的老婆喝茶、干點別的什么。
其實,在座的絕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將克瑞斯的話語當做一回事。我認為,這是克瑞斯對待足球的一種態(tài)度,更是他對待足球的一種信仰。他把足球當做自己的一生,態(tài)度已經(jīng)決定了一切。
正是因為對足球的熱愛,克瑞斯以及約翰、盧佩斯庫都保持著很高的職業(yè)水準。他們不會喊累,不會像我們的教練員那樣在休息時間忙著抽煙,他們都很紳士,讓我們很是汗顏。
非常非常遺憾的是,我們的很多教練員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其實,舉手投足之間,已經(jīng)決定了一切。
4、典范。
克瑞斯稱,教練員必須是運動員的典范。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教練員都必須做出榜樣。
他此前列舉了自己在比利時頂級足球?qū)W校工作時的例子,有的青少年球員找到他談心,因為這名球員遇到了苦惱的事情:一位5歲的小女孩在公交車上出了事故,他不知道怎么辦。
這時候,教練員必須做出積極性的舉動,否則球員就不會再去信任教練,并且會認為教練根本不合格。
另外,教練員處處尊重球員的個性、想法,知道如何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如何讓他們在場上更有創(chuàng)造力,如何讓他們更善于交流與溝通,這樣的教練會受到球員的推崇,效果自然更好。
真實和誠實,會讓教練員在球員那里有更高的威信。克瑞斯稱,他到濰坊魯能足校上課的時候,問自己的學員懂了沒有?大家都回答“懂了”。結果,兩分鐘后,他們又找到自己稱沒有懂。
“所以,你要誠實,不要不懂裝懂。”克瑞斯說。
5、家庭與社交。
在談到如何處理踢球與學習和生活的矛盾時,約翰、克瑞斯以及本土的專家一致表示,孩子在14歲之前絕對不能脫離家庭、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離教育。
其中,不脫離家庭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因為只要不脫離家庭,就不會脫離教育,不脫離家庭和教育,就不會脫離社會。
不脫離社會,孩子就會有更多的社交活動。正是在這次大會期間,約翰提出了“社交技能”的概念,他認為社交能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脫離了家庭和社會,社交技能就會受到影響,對于孩子非常不利。
在英國、比利時等諸多國家,孩子不到14歲,絕對不允許寄宿。在巴西的頂級足球?qū)W校,如果不滿14歲,不管你家在哪里,都不會提供住宿。
但是,在中國的足球?qū)W校里,脫離家庭的情況依然比較嚴重。欣慰的是,在足校在文化教育方面有很大改善,如果脫離家庭的情況好轉(zhuǎn),則對孩子的成長會更加有利。
約翰、克瑞斯等國籍足球?qū)<覐娬{(diào),只有成為好的人,才能成為好的球員;偉大的人才能成為偉大的球員。不脫離家庭、不脫離社會、不脫離教育,是成為好人的前提。
過去多年里,我曾經(jīng)接到過不少家長的哭訴,一旦自己的孩子無法踢上職業(yè)聯(lián)賽,就會擔心他們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實際上,的確有一些家庭因此傾家蕩產(chǎn)。因為三脫離,孩子踢不上職業(yè)聯(lián)賽,沒有接受到較好的文化教育,最終成為“廢人”。
6、信仰。
這一點,其實是克瑞斯對待足球的態(tài)度。
當下,我們在信仰方面很是匱乏。信仰,其實是一種力量。在信仰的支撐和指引下,會更加熱愛足球,將足球當做畢生的事業(yè)和追求。
克瑞斯說,他非常熱愛足球,所以只要站在球場上,只要有了足球,他就會充滿激情。一個57歲的人,站8小時15分鐘演講以及為大家上實踐課,一點都沒有疲憊的感覺,足見信仰的力量。
拋開足球的業(yè)務本身不說,如果中國足球人都能夠有自己的信仰,中國足球會如此慘淡嗎?
7、用腦踢球。
過去,我們對于“足球是用腳踢的”說法沾沾自喜。現(xiàn)在,足球的最高境界是“用腦踢球”。
當我們擁有了腳下技術和一切的基本功之后,決定你成就大小的不是腳下技術,而是“大腦”。無論是閱讀比賽的能力與意識,還是與隊友的配合與互動,以及場上的創(chuàng)造力等等,其實都是大腦思維的結果。
所以,從世界足壇到亞洲足球強國,都在積極培養(yǎng)會思考的教練員、講師和球員。在訓練和比賽中,要善于用腦指揮腳下和肌肉,用腦決定自己的動作、方向等。
朱廣滬、魏克興等本土專家也都強調(diào)用腦踢球的重要性,只有學會了用腦思考,才能更好地閱讀比賽,才能真正地做到“會比賽”。
只有學會了用腦思考和用腦踢球,球員在場上才會有更好的創(chuàng)造力,才有更強的靈活性。
在談到靈活性的時候,幾名國際足球?qū)<叶急硎荆闱驁錾纤蚕⑷f變,不是你能夠做漂亮的PPT就能解決的。所以,要從小培養(yǎng)球員的創(chuàng)造力、靈活性。
8、復制。
過去,我們對于其他國家的足球模式說得太多,甚至一直在說復制的問題。本次教練員大會達成一個共識:其他國家的足球模式不可復制,只能學習和借鑒,只有建設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模式,才是最先進最科學的。
約翰、克瑞斯、盧佩斯庫等國際足球?qū)<曳Q,關于足球的發(fā)展模式,不能一味去模仿別人,因為諸多因素的不同,在其他國家成功的模式,復制過來就不一定能夠成功。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成功的。
這些專家強調(diào),中超現(xiàn)在的情況很不錯,很多高水平的外援也愿意到中超踢球,但是,中國足球必須下大力氣培養(yǎng)自己的本土球員,真正決定一個國家足球水平的還是要靠本土球員。
中國足球的命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去把握。這種說法,和當年那句“中國足球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如出一轍。
20多年來,我們對每一個在世界杯上成功的國家都學習了一遍,效果都是“東施效顰”。原因何在?就是因為我們總想著復制粘貼一下就OK了,結果足球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絕非一個復制就能解決問題。
9、中超俱樂部組建女足。
教練員大會期間,國際足球?qū)<艺劦搅藲W美很多高水平俱樂部都組建女足的案例,包括拜仁、里昂、阿森納、切爾西、曼城、沃爾夫斯堡等等。高水平男子足球俱樂部組建女足的好處,一是可以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二是可以有更高水平的教練執(zhí)教和指導女足隊伍。
因此,大會期間,不少專家提出建議,希望中超也能夠組建女足球隊,一是可以讓女足得到充足的資金,二是讓男足優(yōu)秀的教練員指導女足,三是可以迅速增加女超隊伍的數(shù)量,讓女超每年的比賽場次達到30場左右,改變目前每年只有14場女超比賽的尷尬。
10、釘子戶。
女足待遇低,已經(jīng)成為中國足球的“釘子戶”。“女足釘子戶”這個詞語,是我提出來的,也得到了一些專家的認同。
足協(xié)教練員大會期間,在談到女足的發(fā)展時,前女足國家隊著名國腳王坤當著眾人的面,希望能夠改變女足待遇低的問題。王坤稱,因為待遇太低,且退役后沒有出路,很多優(yōu)秀的女足隊員在二十五六歲的時候就選擇了退役。
王坤說的是事實。除了長春女足、天津女足和大連權健女足等少數(shù)隊伍之外,其余絕大多數(shù)的女足隊員待遇的確很低,每月的收入只有幾千元。如果退役后去學習職業(yè)教練員證書,十幾萬的費用就成了很大的負擔。中國足協(xié)特意為女足設置了獎學金,但無法從根本上概念女足球員的處境。
女足是中國足球的旗幟,陰盛陽衰的情況下,中國足球只能靠女足來撐門面。既然中國足協(xié)可以為男足設置6000萬元的出線獎金,既然足協(xié)可以為男足的12強賽的單場贏球獎金提高到300萬,既然中國足協(xié)可以每年用2000萬歐元請里皮執(zhí)教看不到未來的國足,就應該有魄力解決女足球員待遇低的問題。
中國足協(xié)肯定清楚,很多時候,自上而下解決問題,要比自下而上容易得多。因此,關于女足待遇低的問題,以及青訓教練待遇不高的問題,都應該真正下大力氣去解決。
實在不行,可以去向三桶油取取經(jīng),看看人家是怎么設置地板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