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龜谷誠跪在地上講解戰術。
為了開展青少年足球發展計劃,廣州富力在半年多前請來多名日本青訓教練,讓他們常駐廣州數間中小學校,將日本足球的青訓帶到廣州的校園,這給了中國足球一個近距離觀察日本足球青訓的機會。這些日本青訓教練和他們的球員進行著日復一日的訓練,他們最注重的一點是,即使是未成年的球員,也應該懂得自己去思考。
球員不應被動接受教練指令
高正壽是廣州富力最先請來的日本青訓教練之一,他要在廣州117中學帶領U-13即初一的近20名球員訓練兩個月時間。此前,他在番禺的一所學校駐點,每周周二到周四的下午4時,高正壽的球員會在學校訓練兩個小時。這批球員在初中之前已接受足球訓練,但他們不是廣州同年齡段球員中最好的那一部分。
懂足球的日語翻譯不好找,而高正壽自認英語講得并不好。每次訓練前和訓練后,在他一番吃力的講解,加上翻譯兼助教的傳達后,球員才能理解他的意思。高正壽每時每刻都在強調一點:球員自己要主動去思考,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他的指令。“從技戰術水平和閱讀比賽能力方面看的話,這批小孩的實力可能就相當于日本足球俱樂部中U-10球員的水平。球員發展到后期差別會很大,關鍵就在于會不會自己思考。”高正壽毫不避諱地說。
每次訓練最后的30分鐘時間,球隊會分組對抗,每當高正壽覺得球員在場上出現問題,就會出現怪異的一幕:其他球員還在進行比賽,高正壽和翻譯就在原地跟犯錯的球員講解。“教練沒法代替球員在場上思考,所以要從小培養他們自己思考的習慣。”高正壽在訓練結束后說。怪異的訓練場景就這樣每次都在117中學的人造草地上出現。
球員思考后要有交流
與高正壽相比,在第89中學帶U-15訓練的龜谷誠就輕松一些。目前,89中U-15球員的水平在廣州同年齡段球員中是比較優秀的。但即使是基礎好的球隊,龜谷誠強調的依然是球員的思考能力。
龜谷誠接手這支球隊還不到一個月。每天訓練開始前,龜谷都會拿著戰術板跪坐在地上,他的球員圍成一個半圓,聽他講解。這個過程是有互動的,龜谷不會一次性說出答案,他的球員必須自己開動腦筋。
這節訓練課,他講的是防守站位問題,“對方這名球員帶球來到這里,你們4名防守隊員應該怎么做?不要怕說錯,快點告訴我。”短暫沉默后,有球員怯生生蹲下來,一邊說一邊擺弄戰術板上的號碼牌。這樣的交流讓龜谷滿意,“這對球員有些困難,但我們可以嘗試,慢慢就沒那么難了。”龜谷寧愿犧牲訓練時間,也要培養球員的思考習慣。
“有思考,就要有交流,這樣思考才有價值。”龜谷誠告訴記者。每次訓練結束后,他會安排一名球員用英語向他和隊友講講即堂訓練課的得失。“讓球員出來總結是我們球隊的習慣,在日本也這么做的。”
對于足球,這些日本教練講求儀式感。每次訓練,高正壽和龜谷誠都要求球員把帶來的水壺整齊排好,脫掉的外套也要疊得整整齊齊,在球場邊放成一排,有球員說這像軍訓。這些日本教練認為,儀式感會讓球員真正地熱愛足球,更用心地訓練,從而尊重自己,尊重對手,尊重規則。
驅使這些日本教練來到中國的原因不盡相同。比如龜谷誠,此前他在鹿島鹿角當了15年梯隊教練,他的工作是培養有能力晉升到一線隊的球員,來中國前沒有接觸過低年齡段球員。現在這份工作對他挑戰很大,“來到這里,我會傾我所有,把我知道的都教給這些球員。如果現在這批球員中,將來能有1到3個成為職業球員,我就很開心了。”龜谷說。高正壽則說:“這批球員如果通過踢球能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那就是值得的。”在高正壽看來,青訓的水平高低,最終還是取決于大人,包括教練、師長和家人,“大人的壞習慣會影響和傳染給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