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協推動青訓發展
12月13日和14日,全國青少年足球總結會召開,會議公布了2017年全國青少年工作的十項重點,在這次會議之后一周,第十屆中國足協青少年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召開,該會議研討了《中國青少年足球發展165工程》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訓練競賽體系建設方案(試行)》,前者是中國足協主導的青訓發展總體計劃,后者則是教育部門主導的校園足球競賽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足協青少年委員會”(足協系統青訓領導機構)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全國校足辦”,教育系統校園足球領導機構)將全面合作和聯動,推動中國青少年足球的發展。
青訓工作刻不容緩,很多球迷都擔心規劃無法實施,但在全國青少年足球總結會召開僅僅一周之后,青少年委員會便繼續推動青少年足球工作,讓人踏實了很多。參加此次會議的青少年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教委體衛藝處處長丁力,因為天氣原因無法按時于會議前一天晚上趕到,他為此坐了普通火車最終在會議開始前一小時抵達了濰坊,“我必須前來參加這個會議。”丁力表示。
今天,中國足協大區主客場聯賽第二次籌備會議也將在濰坊魯能足校舉行,繼續推動大區主客場(青訓周賽制)的實施工作。
青少年足球的“兩大方案”
《中國青少年足球發展165工程》,全名為《中國特色青訓體系建設———“165行動計劃”》(簡稱“青訓165計劃”),這是中國足協出臺的一項全國青少年工作的整體計劃,該計劃圍繞一個工作機制、六大青訓平臺、五項基礎保障展開。(內容詳見本報二版)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訓練競賽體系建設方案(試行)》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中國足球協會發布的,和“青訓165計劃”一樣,該方案目前也在審議和修訂中,預計2017年初將正式實施。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訓練競賽體系建設方案(試行)》包括以下內容:一,完善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體系,深入實施《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指南(試行)》和《學生足球運動技能等級評定標準(試行)》。
二,完善青少年校園足球訓練體系,除課余訓練外,組建各級校園足球“滿天星”精英訓練營,分為學區、縣市區、地市區、省市區和國家五級,該精英訓練營的性質,更類似于青訓性質。
三,推進青少年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包括校內競賽,三年級以上建立班級足球隊,開展5人制和8人制比賽,初中和高中,則開展8人制和11人制比賽;校際聯賽,其中小學和初中比賽類似于“市長杯”,高中組則分為地市區預選賽、省市區預選賽、全國分區賽和全國總決賽,大學聯賽則設置省市區預選賽和全國總決賽。此外,還推行選拔賽制度,設立區域訓練營和全國訓練營,由專家選拔優秀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參加夏令營和冬令營,并從冬令營中選拔第二年赴先進足球國家進行學習的隊員。
四,建設教練員培訓基地,提升校園足球師資水平。
教育、體育部門全面聯動
實際上,在這次會議上,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的聯動,中國足協第十屆青少年委員會,其成員構成已經涵蓋校園足球,副主任委員王登峰,為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他同時擔任中國足協副主席,委員方面,則包括北京市教委體衛藝處處長王軍、上海市教委體衛藝處處長丁力、河南省教育廳體衛處處長郭蔚蔚,新增選的委員李連江,則是大體聯中學生足協秘書長。
在中國足協的《中國青少年足球發展165工程》中,明確提出,中國足協和全國校足辦實行領導雙向兼職,中國足協青少年委員會主任擔任全國校足辦副主任,全國校足辦主任擔任中國足協青少年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足球改革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牽頭組織中國足協和全國校足辦今后每月召開一次例會,每年聯合開展2到3次專題調研,雙方提交國務院足球改革發展部際聯席會議研究決定的有關事項,要事前溝通商議。
在全國校足辦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訓練競賽體系建設方案(試行)》中,也明確提出,將中國足協增補為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負責單位,形成“6+1”的部門格局。
李毓毅和王登峰也表示,青訓競賽體系和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將互相兼容,“青訓165計劃”和校園足球計劃,會在各自的體系中明確彼此之間的關系和功能。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的大區主客場制(青訓周賽制)也將吸收校園足球球隊參加。
在會議上,與會代表也進一步明確了校園足球和青訓的關系,前者以普及為主,后者著重于提升,為職業球隊和國家隊輸送球員,此外,與會代表也表示,校園足球也會承擔青訓的部分職能,如人大附中北京三高俱樂部便是成功的典范。
“好標準,不如具體行動”
在這次會議上,與會代表也提出了場地建設、教練員建設等各個層面的問題,其中,教練員建設獲得委員們普遍的重視,余東風、譚朝輝等都專門提及這個問題,余東風表示:“我們其實不缺運動員,缺的是高水平教練員。”譚朝輝則表示:“魯能足校現在多名教練去了其他俱樂部做青訓,我們不難過,真正難過的,是教練員到了非青訓系統,他們不愿意再做青訓了,這才是最需要重視的,我們必須一起想辦法來提升教練員的待遇。”
針對很多細節,與會代表也提出了建議,比如青訓中心的建設問題,目前青訓中心已經建設了兩年,有43所青訓中心,與會代表也提出,對于青訓中心的建設要求和具體方案,要有明確的規定。
中國足協副主席、青少年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毓毅在總結中表示:“做青訓工作,不只是要做,更要有一個清晰的對比,我們每一年都必須比上一年有提高,要清晰地說明提高體現在哪些方面,標準就體現在這種對比中,否則你單純說今年的工作,體現不出標準。”
李毓毅表示:“再好的戰略和規劃,不如一項具體的行動。”